引爆点
ABOUT
《引爆点》是《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的一部才华横溢之作。他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潮为切入点,从全新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及产品常会像传染病暴发一样迅速传播。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全城流感;几位涂鸦爱好者能在地铁掀起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能引发大规模流行风暴。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达到临界水平并爆发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引爆点”。 格拉德威尔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分析了几种有利于开创流行潮的性格特征,剖析了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风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节目、商业广告等,并阐明背后的导火索,揭示出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原则和方法。这样的引爆点,正是你想成为出色的父母、市场部经理、政策制定者和生意人的秘诀所在!
AUTHOR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 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均创造了书市神话。《纽约时报》更是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马尔科姆出生于英格兰,是牙买加人的后裔。他在加拿大长大,现居纽约市。
GOAL
了解市场中的时尚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哪些因素构成了某个事物的流行。
0. 序言
推销员。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这三种人是我们每个人同外部世界相联系的纽带——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必然随之而来的困惑是:谁创造了流行?流行的奥秘何在?如何才能创造流行?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物法则,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包括我的同事小新在内的三类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第二法则是附着力因素,这条法则讲的是流行事物本身所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比如iPod漂亮的外形和一般随身听无法比拟的容量;第三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意思就是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注意,不是重要或者很重要,而是极端重要,甚至外部环境的一个微小变化,都能决定它流行或者不流行。
这种单价30美元的鞋子如何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完成这一巨变?
5年之内,谋杀案的发生率下降了64.3%,在该地区仅发生了770起……经济学家们则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纽约市的经济状况日趋好转,就业率上升,是工作机会把很多人从犯罪边缘拉了回来。那么,几个经济和社会指数的变化,是怎样让谋杀案发生率在5年内就下降了三分之二的?所有可能引起纽约犯罪率骤降的原因都在边际递增,这些变化都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效果。
麻疹在一个小学班级中的传播,或者冬季流感的流行也具备这三个特征:
- 传染性;
- 微小的变化产生巨大的效果;
- 变化是突发式的而非渐进式的。
- 尤为重要,即流行潮是突然全面爆发的。
流行潮突然全面爆发,以及一切变化同时产生——这一极具戏剧性的时刻,我们把它命名为引爆点 Tipping Point。社会学家们发现,当迁入某一居民区的非裔美国人比例达到一个特定的点—20%时,整个社区就会被“引爆”:仍居住在这一社区的白人们会立即迁离。
我将向你们介绍三类有趣的人,我称他们为:
- 内行(Mavens)
- 联系员(Connectors)
- 推销员(Salesmen)
他们在口头发起流行潮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口头风暴则能够操纵人们的品位、社会趋势和时尚走向;
1. 流行三法则
无论是暇步士的时尚潮,还是流行病的传播,都是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需要一些微小变化,流行病原本所处的稳定状态就有可能被打破。引爆一种流行病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流行病爆发需要三个条件:
- 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人
- 病原体本身
- 其发生作用所需的环境
当一种流行病爆发时,三个条件就失去了平衡。
我将这三个变化条件称为:
个别人物法则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在这些特别人物中,有人意识到了时尚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能力、活力、热情和魅力把“暇步士”传染给大家,就像盖藤·杜加斯和纳山·威廉斯之流把艾滋病病毒传播出去一样。
附着力因素法则告诉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其影响力上收到显著的效果。
换句话说,人们是否能够关注身边的不幸者,有时取决于人们身边细微的环境因素。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为强烈。
2. 个别人物法则
2.1 谁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
本章将要介绍几种对社会流行潮至关重要的人物,探讨一下保罗·里维尔与威廉·戴维斯这两类人的不同之处。这两种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小世界现象是指: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我们是否分别属于各自孤立的世界,顺着自己的轨道同时生活着,因此,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联都相当小,并且心理距离很远?
2.2 神奇的六步分离法
20世纪60年代后期,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莱姆(Stanley Milgram)为了揭开「小世界现象」[[Small-World Problem之谜,做了一个实验。小世界现象是指: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我们是否分别属于各自孤立的世界,顺着自己的轨道同时生活着,因此,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联都相当小,并且心理距离很远?
Stanley Milgram 发现,大多数连锁信经过了五六个人之后最终才到达股票经纪人处。六步分离法则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这一概念就来自该实验。
答案是,在「六步分离法则」之中,并不是说所分离的步数是等量的。比如…有24封信被送到了股票经纪人在沙伦市的家中,其中16封信是由同一个人送到他手里的。此人是一位服装商,米尔格莱姆称他为雅各布斯先生。
这些特定的人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为奥马哈和沙伦搭起桥梁,把我们引入社交圈子,这些我们在生活中非常依赖的人,就是联系员,他们具有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天赋。
2.3 他们什么人都认识
成为一名联系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首要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标准是:联系员结识的人非常多。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也非常忠实于自己的朋友。但我们对泛泛之交还是会保持一定距离,不会给自己不太在意的人寄生日贺卡,这是因为我们不想让自己背负起陪他们吃饭,陪他们看电影或在他们生病时前去看望的义务。
霍肖却是个与众不同的人。那些人的信息被他记入日记和输入电脑中,尽管他们与他仅是泛泛之交——这些人可能每年与他只见一面,或几年才见一面,但他却没有回避自己对这种关系的义务。他把握住了社会学家们所说的「微弱关系」,即一种随意的社交关系。
2.4 我遇见了最棒的人
联系员就应如此,他们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罗德·斯泰格尔。他们应该是大家用不了几步就能找到的人,因为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职位的人群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联系员的特点就是:涉足过许多不同领域,结果他们就把所有这些领域联系到一起了。这是关于洛伊丝·韦斯伯格人物原型的一些写照。首先,她能主动去联系自己领域以外的某个人,如她在从事演艺工作时,阿瑟·克拉克在创作科幻小说;同样重要的是,她联系到的那个人会对她的主动联系做出回应。
即由于某种奇特的天性,洛伊丝和其他像她这样的人,能把他们自己遇见过的所有人都联系在一起。
2.5 微弱关系的威力
格兰诺维特尔认为,要想了解新工作的有关情况,或者有关工作的新信息或新想法,“微弱关系”总是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
格兰诺维特尔自己造了一个精辟的短语:微弱关系的威力(the strength of weakties)。简言之,相识人数的多少代表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相识越多,说明你的社交能力越强。
2.6 成为事件中心任务的不可思议的天才
2.7 绝对内行
联系员完全有可能是在无意之中获得新信息的,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认识那么多人,所以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新信息……正如我们是依靠一些个别人物才与其他人联系起来一样,我们也是依靠一些个别人物才能与信息联系在一起。这个过程中既存在人际流通专家,也存在信息传播专家。
内行的英语单词 maven 来源于意第绪语,意为积累知识的人。内行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在于,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一旦发现了这种办法,他们就想把它散布出去。
2.8 近乎病态的助人行为
即内行是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达到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情绪需求——这一目的。如果他得知我是根据他提供的信息购买了彩电、汽车或者在纽约租用一家宾馆客房,他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感。
2.9 内行传播信息的威力
那么查格美食指南为何如此广为流行?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册子收录了特定城市所有餐馆的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指南。但其真正原因在于,指南中的评论内容都是志愿者的感受,即那些想要与大家分享他们意见的用餐者的感受。不管怎么说,这种餐馆指南与从事餐馆评估的专家意见相比,更加容易让人信服。
2.10 推销员的催眠能力
内行并不是一种善于做说服工作的人。阿尔珀特的动机是告诉别人并且帮助别人,但他不是那种强人所难的人。
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黏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推销员。如果人们对传来的信息并不相信,他们就有能力说服大家,而且,与其他两种人一样,这些人对于发起口头信息传播潮也至关重要。
莫因的观点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推销员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客户提出的消极看法总能给予充分的、高质量的答复。
他身上似乎有一种难以描述的特征,一种强大的、有感染力的、不可抗拒的东西,这种东西的力量超越了他语言的力量,能让见到他的人们乐意赞成他的观点。
2.11 微妙的暗示
第一个实验表明,小事情显然和大事情一样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两项研究的第二个启示是非文字性暗示与文字性暗示同样重要,甚至比后者更为重要。第三个启示——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启示,就是说服工作往往是通过大家不喜欢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2.12 超感染力
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文化微观节律分析(the study of cultural microrhythms),其首创者是威廉·康登。
当两个人在交谈时,他们的音量和音高总是平衡的。语言学家们所说的音速——即每秒发出的声音数量——也是均衡的。等待时间(即前一个人停止讲话与下一个人开始张口之间的这段时间)也是均衡的。两个人刚开始交流时的讲话模式可能大相径庭,但是,他们会马上达成一致。
人们常说某人非常具有个人魅力或者说服别人的能力,一部分意思是指此人能把别人纳入自己的节拍,而且还能决定谈话的范围。
当两个人交谈时,他们不仅在生理和听觉上和谐一致,而且也在进行互相模仿活动。1994年,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约翰·卡西奥普及史学家理查德·赖普森撰写了他们的名著《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一书……他们认为,模仿也是人们相互感染情绪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我笑了一下,被你看见了,你又回笑一下,而且这个回笑动作十分微小,你只用了几毫秒时间,但是,不仅仅是你在模仿我或者表示与我存在共鸣,这也可能是我把快乐传播给你的一种方式。情绪具有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完全出于人的本能。
霍华德·弗里德曼(Howard Friedman)是加州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他开发了一种叫情感交流测试(Affective Communication Test)的方法,可以测量人们的情绪发送能力,或者说是感染能力。
2.13 改变历史的特殊人物
3. 附着力因素法则
要想把电视节目的教育意义和广告的价值传播开来,就必须使之产生附着力。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
3.1 芝麻街的创意
3.2 直销员王德曼的金盒子
3.3 芝麻街的启示
儿童看电视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而他们转移注意力不再看也不是因为感到厌倦。事实是,儿童看电视是因为他们看懂了节目内容的意思,而转移注意力不再看是因为他们看不懂意思。
眼球运动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即人的目光一次只能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被称为视觉距(perceptual span)的范围内。
3.4 芝麻街留下的遗憾
《芝麻街》给我们的经验是:如果你认真考虑了所用材料的结构和形式,你就能通过些许调整大大加强其附着力。
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失败?问题的根源在于故事的寓意,即大鸟不想被别人称作一只大鸟这个笑话,学龄前儿童根本理解不了这一点。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对单词及其意思做出好几种假设。最重要的一种假设是心理学家埃伦·马克曼所称的互斥性法则Principle of Mutual Exclusivity。简单地说,儿童不相信任何一个物体能同时拥有两个名称。
学习“大象”一词的孩子心里非常确定,这种动物和狗不一样。每学一个新词,孩子对世界万物的了解就更准确一步。
这一切都说明了叙述的重要性,看到这些证据,我们不得不惊叹《芝麻街》的成功。
3.5 更具附着力的蓝狗线索
所以,学龄前儿童背后的驱动力不像年龄较大的孩子那样是对新奇事物的探询,而是想要理解事物和预测事物。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重复的确很有意义,他们需要重复。
个别人物法则认为,社会中存在个别能发起流行浪潮的特殊人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特殊人物。附着力给我们的教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包装方法。
4. 环境威力法则
整治地铁涂鸦和逃票现象平息了纽约地铁里的犯罪潮,这是因为犯罪人群对环境透露的细 微暗示极度敏感。我们的社会总存在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信息点,但这些点正是群体效应的 引爆点。
4.1 纽约地铁里的复仇天使
4.2 地狱篇的交通版
4.3 环境威力法则
流行潮同其发生的条件、时间、地点等密切相关。
4.4 罪行也可传染
“其他因素”中最有意思的是“破窗理论” Broken Windows Theory。如果一个窗户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以此推断,这是个没人关心,没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无政府主义就开始从这幢楼向相邻的街道蔓延。
还有更极端的一面,环境威力法则属于环境决定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但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环境决定论。
环境威力法则还认为,要制止犯罪,无须先解决大问题,你只需要清洗掉那些涂鸦,拘捕那些逃票者即可。
4.5 人类的减压阀
两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充分表现了个别人物法则的内涵,因为这些研究表明,人的内心状态,即人的偏好和情绪,事实上都会潜移默化而且是强烈地受到某些人的影响,尽管这一点看似毫无意义。
环境威力法则的实质就是,对于有些环境来说,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着我们的内心状态,尽管我们对此并不完全了解。
津巴多的结论是,在某些具体情境下,我们内在的癖性会屈服于强大的情境,这里的关键词是“情境”。我们在性格方面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它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与我们在加工信息时存在的盲点很相似。心理学家把这种倾向称作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Error,缩写为FAE)。这种叫法显得怪怪的,这其实是指在解读别人的行为时,人们总是爱犯一种错误:高估性格因素,而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
我们对于人际暗示比环境暗示要敏感。基本归因错误还使得世界变得简单、易于理解。性格其实更像是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况和环境下流露出来的习惯、倾向和兴趣的集合体,这些东西互相联系,却不是密不可分。
4.6 环境中的引爆点
当我们试图使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个产品为别人接受,我们实际上是在改变我们的受众,是从虽然小但却是很重要的方面在改变他们:我们在感染他们,用我们的气势席卷他们,使他们渐渐放弃敌意,慢慢接受。
5.0 150 一个神奇的数字
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无论是畅销书的朗诵会,还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的人数不能超过150人。
5.1 意外畅销的小说
5.2 最有效的团体
5.3 150 法则
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作通道容量 Channel Capacity,是指我们的大脑在接受某些信息时所具有的记忆空间。
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他著名的《神奇的数字7》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一书中这样总结道:「或许是后天学来的,或许是我们神经系统的结构决定的,我们似乎生来就受到某种局限,它使我们的通道容量保持在这样一个大致的范围内。」这就是电话号码只有7位数的缘故。
“社会通道容量”。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对此做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那么究竟什么与大脑的大小相关呢?邓巴认为,是动物生活群体的大小。如果你去观察灵长类的任何一个种类,如任意一种猴、猿,就会发现,它们生活所属的群体越大,它们平均的大脑新皮质层就越大。
邓巴认为,脑的进化——也就是变大,是由于要应付更大的交往圈子。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人类交往的圈子最大,因为只有人类的大脑才足够大,才可以应付那么复杂的社会模式。事实上,邓巴发明了一个对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适用的方程式,在该方程式里,他加入了某个动物属种的新大脑皮质比率:即新大脑皮质相对于大脑的比值。根据这个方程式就可以推算出某种动物所能拥有的活动群体最大值。在这个方程式里输入智人(现代人)的新大脑皮质比率,得到的数值是147.8,约等于150。
5.4 小规模流行的作用
如果我们想要让群体成为思想传播的孵化器,我们必须把群体的人数控制在150以下,150是一个引爆点。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字,群体统一观念、一致行动的能力就会出现结构上的障碍。
在小团队里,大家彼此都认识,来自同伴的压力远比上司的概念更有威力,这威力甚至能大出许多许多倍。
韦格纳所说的互动记忆 Transactive Memory。我们谈到记忆,并不是就指储存在头脑中的观念、印象和事实,我们记忆的很大一部分是储存在大脑以外的。
韦格纳据此证明,互相熟悉的人之间会无形中产生一种联合记忆系统——或称互动记忆系统,这一系统建立在对哪个人更适合记忆哪些事情的了解之上。“人们常常把人际关系的发展理解为一个相互公开自我的过程,”他这样写道,“尽管把这一过程演绎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展示和彼此接受会更富浪漫色彩,但我们仍然可以把它理解成互动记忆的先兆。
这种整体记忆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为它保持市场优势靠的是创新能力、对市场需求及顾客要求快速做出回应的种种能力。
6. 个案分析
6.1 引爆流行的广告设计
6.2 中转员的关键作用
被社会学家称为“扩散模型 Diffusion Model 的概念,对流行的观念、产品或创新进行详细的、系统的考察。
社会学家戈登·奥尔波特 Gordon Allport 在他的《谣言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Rumor)一书中提到,1945年夏天,在日本于“二战”中投降前夕,一位中国教师在缅因州度假。他随身带着旅游指南,指南上说,站在当地的某座山顶上可以把乡村美景尽收眼底,于是,他就停下来在一个小镇打听方向。这次问路引发了后来的种种流言。人们开始传言说:一个日本间谍登上山头拍照。
中转威力就是指这个意思。内行、联系员和推销员在传播思想的过程中所做的就是,省掉那些细枝末节,夸张某些细节,从而使得信息本身具有更深的意义。如果哪个人想要发起什么流行潮,不管是关于某一品牌的鞋还是某种行为方式或者某一软件,他必须聘用我们所说的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这样的人,也就是说,他必须找到某个人或某种方法,把革新者的意图转变成我们这些普通大众能够明白的语言。
6.3 超级中介
6.4 兰姆西斯公司的营销策略
6.5 引爆颓势的致命错误
7.0 自杀和吸烟的流行潮
青少年自杀与吸烟现象的传染途径惊人地相似,只有找到了引爆这些不良现象的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对抗这两种现象的方法。
7.1 群岛上的自杀流行潮
7.2 放弃与香烟对抗
7.3 自杀流行的引爆点
菲利普斯在对汽车意外事故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清晰的模式:个人自杀身亡的报道能导致单辆汽车碰撞事故的增加,事故中的遇难者是司机;个人自杀而同时造成他人身亡的报道能导致多辆汽车碰撞事故的增加,事故中遇难者包括司机和乘客;有关青年人自杀的报道能导致更多起涉及青年人的交通伤亡事故;有关年长者自杀的报道能导致涉及年长者的交通伤亡事故的增多。
R 的人格力量及其自杀所营造的氛围使他的举动成了别人的榜样,而且这种影响在他死后数年丝毫未减。
7.4 吸烟流行潮中的个别人物法则
吸烟这一行为似乎总是和一段特定的童年记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记忆生动、清晰、饱含感情。一位女士记得她小时候曾那么的喜欢打开她祖母的钱包,她每次一打开,都能闻到一种“淡淡的温斯顿牌廉价香烟和皮革的气息,还混合着药房润唇膏和肉桂香口胶的味道”。
烟瘾大的人比不吸烟者的性冲动显得更强,他们性成熟得早,对性有更强的“需求”,而且他们对异性有更强的吸引力。例如,不吸烟的19岁白人女大学生中,有15%有过性行为,而在吸烟的19岁白人女大学生中,这一比例高达55%,据艾森克调查,男性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心理学家所谓的“反社会”指数评估中,吸烟者排位比不吸烟者要高得多,他们倾向于做出更多的不良行为,表现得更加反叛,更富有反抗性。他们会做出轻率的判断,冒较大的风险。
这些衡量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吸烟者,但作为吸烟行为的预兆,它们非常准确。一个人吸烟越多,他或她就越符合上面的描述。
我们不能轻视吸烟型人格的重要性。如果你将所有这些外向性格者的特点集中在一起,如不顺从、性早熟、诚实、冲动、对他人的意见毫不在意、寻求感官刺激等,你就会发现这是大多数青春期少年的完美写照。
7.5 吸烟流行潮中的附着力因素
青少年吸烟习惯的最初养成取决于他或她是否曾与某位推销员接触过,是否从推销员那儿获得了做出违规行为的许可。
那些没有从第一支烟中获得快感,而且觉得整个经历如此糟糕而不再吸烟的人,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对尼古丁过于敏感,即使对最小的剂量也无法应付。奇普斯可能拥有从尼古丁中获得快感的基因,但不具有应付大剂量尼古丁的基因,而烟瘾大的人其基因则有可能同时做到上述两点。这并不是说,一个人的吸烟量完全取决于基因。例如,由于人们认为尼古丁可以有助于排解无聊情绪和压力,因此,处在无聊和压力状态下的人比处于正常状态下的人更容易吸烟。
7.6 如何挫败吸烟推销员的企图
首先让我们解决传染性的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法来阻止吸烟的蔓延。第一种策略是先阻止玛吉和比利之类的“许可给予者”吸烟。很明显,这是最困难的一步,因为这些独立、早熟、反叛的青春期少年几乎最不可能接受这种说教式的健康意见;另一种策略是说服那些向玛吉和比利寻求“许可”的人,让他们从其他人那里寻找扮酷的信息,比如让他们把目光转向成年人。
7.7 找到吸烟流行着的薄弱点
我认为还有两种方法可行。第一种方法源于吸烟与情绪抑郁之间的关系。许多理论解释了吸烟与精神障碍联系密切的原因。第一种理论认为,使人易被吸烟感染的因素——如自卑、不健康和不幸的家庭生活——也同样会引起抑郁症。而更令人信服的是,初步证据表明,这两个问题也许具有相同的基因根源。
8. 结论
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只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
想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到关键方面。个别人物法则认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应该充当口头信息传播潮的发起者,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发起口头信息传播潮感兴趣的话,你的有限资源应当集中用于这三类人身上,其他人都无关紧要。
世界并非是我们一相情愿的直觉中的世界,这是《引爆点》一书得出的第二条经验。那些成功地发起社会流行潮的人们,并非只做一些自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他们会有意检验自己的直觉。
成功发起流行潮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具备一个基本的信念,即:制造变化是可能的,人们是能够在一些特定力量的驱使下,骤然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的。
9. 真实世界中的引爆点
9.1 理解与世隔绝的一代
9.2 注意信息交流免疫力的提高
新经济大师之一曾经写到的“传真机效应”[[Fax Effect可以理解为这个争论的一个表现形式。第一台传真机的研发费用高达数百万美元,其零售价也要2000美元。但是这台传真机其实毫无价值,因为世界上没有另外一台传真机可以同它联系。第二台传真机使第一台传真机有了价值,第三台传真机让前两台更有价值,以此类推。
9.3 寻找内行
如何设置内行陷阱则是现代市场营销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