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l objects
#wiki/psychology 内在客体。从本质上说,「内在客体」这个术语所指的是外在客体的心理、情感意象被纳入自我当中。内在客体的特征受到自我投射在客体上的面向所影响。内化人物的世界、以及客体所在的真实世界(当然也在心灵中),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复杂互动透过了投射、内摄的重复循环而持续一生。最重要的客体是从父母那所衍生出来的那些客体,特别是来自婴儿投射其爱意(生的本能)或者恨意(死的本能)的这些面向,这些从母亲或乳房所衍生出来的内容。一般认为当这些客体被纳入自我时,婴儿的体验就像是在体内具体实际存有那个带来欢乐(好的内在部分客体,好乳房)、或者痛苦(坏的内在部分客体,坏乳房)的部份。婴儿对于这些客体其动机的看法一部分是基于婴儿对外在客体的正确感知,一部分是基于婴儿投射到外在客体上的渴望和感受:想让坏客体痛苦的恶意渴望、和带给好客体欢乐的善意渴望。
所有的内在客体在自我的经验当中是彼此互相连结的。内在客体可以被个人所认同、并与之同化。他们可能感觉起来与自我有所分离、但同时又存在于自我当中。在克莱恩的理论里,内在客体的状态对个体发展、以及其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对于稳定的好客体的内摄和认同,是自我连贯、整合经验的能力关键。损坏或死亡的内在客体会引起巨大焦虑、并可以导致人格的解体。而处于良好状态的客体,则会促进个体的信心与幸福感。
内在客体可以存在于多个层次上。它们或多或少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是原始的。婴儿期内在客体最初是在身体和心灵中以具体存在的方式来体验,这构成了成人心理的原始层次,为日后的感知、情感和思惟增加情绪影响力。内在客体可能以梦境、幻想和语言的方式来呈现给自我。
内在客体在概念上令人困惑,因为它们是从形上学和现象学的角度来描述的。从形上学的角度来看,第一个内在客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的产物,足以影响自我结构,也是超我的基础。从现象学上来看,它们是幻想的内容,但那是具有真实影响力的幻想。
内在客体的概念化与克莱恩的生死本能论,她对于潜意识幻想的想法、以及她从偏执─分裂位置发展到抑郁位置的理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抑郁位置是从部分客体转向完整客体运作的发展。这意味没有单一定义可以完全捕捉内在客体这个概念。
重要论文
1910 Freud, S. ‘Leonardo da Vinci and 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达文西与其童年的记忆〉.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11 《佛洛伊德全集》标准版(第11册). Hogarth Press (1958). Freud写达文西对他母亲的认同。
1914 Freud, S.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论自恋:引言〉.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14 《佛洛伊德全集》标准版(第14册). Hogarth Press (1957). 把自我(ego)视为所爱的客体。
1917 Freud, S.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哀悼与抑郁》.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14 《佛洛伊德全集》标准版(第14册). Hogarth Press (1957). 自我认同于受责难、失去的客体。
1926 Klein, M. ‘The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of early analysis’〈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孩子的施虐冲动扭曲了内摄的母亲。
1927 Klein, M. ‘Symposium on child analysis’〈儿童分析论文集〉. 此篇区辨了 「意象」(imago)与原始客体的不同。
1929 Klein, M. ‘Personification in the play of children’〈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 性心理阶段影响意象的特质。此篇描述了具有极端特征的意象。
1932 Klein, M. 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 《儿童精神分析》. 生与死的本能影响了内摄的(部分)客体的特征。
1935 Klein,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 从部分客体改变为对于完整客体的连结会诱发失去好客体的恐惧、以及客体存续的担忧。对于外在和内在客体之间的关系有更复杂理解。
1940 Klein, M. ‘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 对于失去好客体所动员的防御。哀悼涉及了失去外在与内在客体。
1942 Heimann, P. ‘A contrib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ublim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internalization’〈对升华的问题以及与内化过程关系的意见〉,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精神分析期刊》. 23: 8-17. 以鲜明的临床案例清楚阐述这个概念,讨论了同化的历程。
1946 Klein, M.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对某些分裂机制的评论〉. 客体的二元分裂对于好客体的建立是必要的、对健康发展也很重要。此篇区分二元分裂与碎裂的不同。
1949 Heinmann, P. ‘Some notes on the psycho-analytic concept of introjected objects’〈关于精神分析概念中内摄客体的一些说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精神分析期刊》. 22: 8-17. 详尽阐述这个概念;此篇强调与身体感知的连结。
1957 Klein, M. ‘Envy and gratitude’〈嫉羡与感恩〉. 忌妒导致具有破坏力的内在客体之内化。
1958 Klein, M.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functioning’〈论心智功能的发展〉. 重述并修改理论,加入了极端的原始内在客体被安置于「深层潜意识」(deep unconscious)当中,不受干扰。
1952 Rosenfeld, H. ‘Notes on the psycho-analysis of the super-ego conflict of an acute schizophrenic patient’〈关于急性思觉失调症病人的超我冲突的精神分析说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精神分析期刊》. 33: 111-131. 死亡或者受损的内在客体以「从自我分裂出的超我」(ego-splitting super-ego)在心灵中发挥作用。
1959 Bion, W. ‘Attacks on linking’〈对连结的攻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精神分析期刊》. 40: 308-315; republished in Second Thoughts 《再思》. Heinemann (1967); and in E. Spillius (ed.) Melanie Klein Today 《今日梅兰妮克莱恩》 , Vol. 1. Routledge. (1988). 内在客体作为「能破坏自我的超我」(ego-destructive superego)。
1964 Rosenfeld, H. ‘On the psychopathology of narcissism: A clinical approach’〈论自恋的精神病理学:临床方法〉,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精神分析期刊》. 45: 332-337. 探索全能的内摄和认同。
1971 Rosenfeld, H. ‘A clinical approach to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life and death instinct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ggressive aspects of narcissism’〈精神分析理论中生与死的本能之临床取向:对自恋的攻击面向的调查〉,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精神分析期刊》. 52: 169-178. 探索全能的内摄和认同。
2004 Sodré, I. ‘Who’s who? Notes on pathological identifications’〈谁是谁?关于病态认同的说明〉. E. Hargreaves and A. Varchevker (eds.). In pursuit of Psychic Change 《追求精神变化》. Routledge. 此篇延续客体的全能内摄的主题。 内在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