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五线 Review

增长五线 Review

TL;DR

王赛提出的增长五线实际上和 Andrew Chen 提出的 Cold Start Theory 很接近,但是后者更加系统。增长五线并不能帮助产品或者企业增长,它只是描绘了企业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5 中状态,但是王赛认为这 5 中状态之间并没有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我并不推荐这本书,如果要看,看完第一章理解这几个概念即可,倒不如去看《The Cold Start Problem》。

增长公式

王赛写过两本关于增长的书:《增长五线》和《增长结构》,我第一次读本书的时候一时间难以理解,或许是我的能力不足以从更高的维度区理解增长。王赛是 CEO 顾问,服务过字节跳动、小米和腾讯等多家公司1,但是战绩如何并没有直接的体现。在自己做了一年的增长之后我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我的感觉是这并不是一本适合产品经理的书,因为整本书都没有提到「产品」,更多的是从策略上来说增长。而我认为抛开产品去谈增长就如同空中楼阁一样,但也有可能是我的道行不够所以不能理解。

王赛在书中提到一个增长公式:

企业增长区 = 宏观经济增长红利 + 产业增长红利 + 模式增长红利 + 运营增长红利

宏观经济的增长与产业增长对于企业来说是无法控制的,那么实际上能够影响增长的就只有后两者。所谓的增长模式即企业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微观的产品运营的方法。不过我认为后两者实际上是一体的,都可以算做产品增长,而运营是产品增长中更微观的操作。所以我认为的公式应该是:

企业增长机会 = 宏观经济增长 + 产业增长 + 产品增长

因为前两者不可控,所以企业想要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产品增长,相当于什么也没说。不过相对于产品的增长,前两者对增长所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只需看看 2022 年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就可见一斑。其实这也可以当作是一种避坑指南,如果有人要讲过去做增长成功的经历,那么首先要判断的时候这种增长是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是产业影响,还是产品增长带来的。如果是前两者,那就好比是有人在介绍自己买彩票中奖的经历,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增长五线

本书的重点还是王赛提到的根据企业增长「态势」构建出了五根线,分别是:

  1. 撤退线:如果业务常常处于这根线,那么应该把业务出售,进行撤退。
  2. 成长底线:有了这根线,就可以保住企业的生命;
  3. 增长线:企业从现有资源和能力出发所能找到业务增长点的一切中和;
  4. 爆发线:业务在短期内呈现指数及增长的线;
  5. 天际线:即业务的天花板。

我并不理解什么是「态势」,但这个概念其实和 Andrew Chen 所提到的 Cold Start Theory 中的五个阶段类似:

  1. 冷启动
  2. 爆发点
  3. 天花板
  4. 护城河

只不过 Andrew Chen 说的是几个关键节点,而王赛说的是这几个节点中过程,不过遗憾的是王赛并没有把这几条线穿起来,本质上也是产品/企业在增长过程中所处的几种状态,对于产品如何增长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这五条线结合 Cold Start Theory 应该这样理解:

  1. 冷启动:产品冷启动之后第一个关键节点是 Product-Market Fit,所以不存在撤退线,如果在钱「烧」完之前还没有找到 PMF,那就应该撤退,或者说撤退线实际上就是 PMF。
  2. Product-Market Fit:找到之后其实也就相对于产品拥有了成长底线,所以撤退线和成长底线实际上是一种东西,从不同的角度看而已。找到 PMF 意味着你已经非常清楚了自己客户,有了 Persona。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加快增长,也就是快速打到爆发点。
  3. Product-Channel FitBrian Balfour 在《Building a Growth Framework Towards a $100 Million Product》中提到这个概念,意思是产品需要找到合适的渠道来获取客户。根据产品的特征不同,有些产品足够复杂,需要通过 top-down 的方式来推广,那么 Field Sales 可能更合适,有些产品则更适合 Product-Led Growth。当找到了 Product-Channel Fit 之后实际上就相当于找到了爆发点,产品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4. 天花板:随着增长的放缓,最终总是会打到天花板的,之后的故事也就和《The Cold Start Problem》中所提到的一样了,企业要在触碰到天花板之前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俞军在《俞军产品方法论》中有提到「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心理学。」2我非常认同,我以前只知道规模经济,但是王赛在本书中浅浅的提到了由经济学家 John C. Panzar 和 Robert D. Willig 所提出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意思是说,「同时生产多个产品的成本,比单独生产这几个产品的成本总和要低」。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单独同时购买多个产品比单独购买这个产品更便宜,实际上就是套装的意思。例如买电动牙刷和刷头的套餐,比单独购买电动牙刷和刷头更便宜。与之类似,产品的生成过程也会有类似的效应。

我的猜测是这样,例如在实体行业中,生产产品 A 和产品 B 都会用到原料 C,那么因为同时生产 A 和 B 可以增加采购原料 C 的数量,从而压低原料价格;或者生产 A 和 B 都需要使用相同的技术,例如 Amazon 做电商需要使用大量的服务器,但是这些服务器在电商促销季会有大量的使用,但是在淡季则大部份是在闲置,那么这部分闲置的机器用来租给其他客户,作为云服务商,对于 Amazon 来说,同时运营电商网站和云服务器就比两个单独运营的成本要低。

对于 toB SaaS 类的产品,面向相同的客户群,同时开发多款产品的成本,比不同的公司单独开发这些产品的成本要低。这里成本的降低并非研发费用的降低,而是 Go-to-Market 成本的降低,因为所有产品共享同样的客群,产品之间可以相互倒流。如果由不同的公司来开发这些产品,产品功能一模一样,但是每个产品都需要各自去获客和转化,成本相比在产品内部相互倒流会更大。其实互联网中把这种形态称之为产品的「生态」或者「闭环」,成熟的 toB SaaS 软件最终都会想 Salesforce 那样,形成一个完成的生态。


总体来说,这并不是一本适合产品经理的书,倒不如去看《The Cold Start Problem》,书中的观点虽然有其价值,但是很多概念模糊,作者也没有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去思考这个增长框架,带来的疑惑反而更多,而且对于产品的增长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指导意义(不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