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Buddhism is True

第一,人是进化的产物 第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 第三,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 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 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 所谓“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 第四,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 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嗔”,希 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贪”和“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痴”。 第五,佛法能让我们从烦恼和中解脱出来。佛学提供的一个方法是冥想。冥想的直接作 用是训练跟各种感觉的剥离符合《五蕴经》等佛陀当初所说的佛经的说法…人必须 先修行到一定的境界,才能“证得”更高级的世界观

第一章 选择红色药丸

基努·里维斯为出演尼奥做准备的时候,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给了他三本书,其中一本就是 我早几年写的《道德动物》。

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如何由自然选择设计来误导我们,甚至奴役我们的。 自然选择最终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或者说,只“关心”一件事,因为自然选择只是一个盲目 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设计师)。这件事就是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焦躁、绝望、仇恨、贪婪……尽管这些情绪和噩梦这种毋庸置疑的幻觉不一样,但是如果你 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具备幻觉的构成要素

如果我说的是真的(从基本源头来看,人类的痛心境和残暴本性很大程度上真的是幻觉 的产物),那么将这些幻觉曝光就是有价值的。

幻觉曝光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所说的到底是曝于怎样的光 Dukkha 佛陀训诫的核心是一种普遍的动态:深深迷恋感官愉悦,这种快感充其量只是稍纵即逝的享受 佛陀宣称人生充满无尽的,但还是有些学者称这样的解读不够客观、准确,而且 “dukkha”这个词虽然译作“”,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翻译成“不满足”。

合理的做法是在设计中至少遵循下述三个基本原则: 1.实现这些目标应该能够带来快感,因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都愿意追求能带来快感的事 情。 2.快感不应该长时间持续。毕竟,如果快感不消退,我们就再也不用去追寻

动物大脑应该更多地关注…自然选择并不“想要”我们快乐,它只是“想要”我们多产…科 学家可以从生化层面观察多巴胺 如果你体验到一种新的快感——假设你一生从未吃过砂糖甜甜圈…之前多巴胺大量分泌是 因为对更多快感的期许,而吃过之后多巴胺分泌量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期许的破 灭,或者是对过分期许的某种生化响应 自然选择的职责是制造机器来传播基因 藏传佛教的冥想老师咏给·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曾经说过:“归根结 底,幸福就是在因意识到精神痛而不适和被这种痛控制而不适之间做出选择。

令人痛自我意识,但也是有价值的——最终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深层的幸福 所谓“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当下发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体验,不要被各种 精神困惑蒙蔽。停下来,闻闻玫瑰花香。

本书旨在为人们指出那扇门的所在,概要讲述了门的另一侧是怎样的世界,从科学的角度 解释为什么门另一侧的世界比我们熟悉的世界更为真实。

第二章 没有痛感的痛

在冥想中,不去追求成功反而更容易成功,要取得这样的成功或许意味着不过多纠结于成 功,至少不纠结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或许也是因为性情暴躁,我对他人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慈心 除此之外,我还患有注意力缺陷症由此就引出了冥想的另外一组矛盾:冥想将要帮你对抗 的那些东西,往往也是在一开始令你难以进入冥想的阻碍因素

我认为这种部落主义是当今时代最大的问题 这种注意力的重新调整,是非常恰当的做法。在正念冥想的教学中特别指出,专注于呼吸 并不只是为了体察呼吸 更加接近这种感觉,反而与它产生了一种距离感,那是某种超脱[detachment,一些冥想 老师出于技术原因更愿意用的说法是“不执”(nonattachment)]

1963年7月,一位名为释广德(Thich Quang Duc)的僧人公开抗议南越政府对佛教徒的暴 行。他在西贡(Saigon)(1)大街上放下一块垫子,盘坐莲花。另外一位僧人在他身上浇 了汽油,释广德说:“闭眼坐化之前,我诚恳地请求吴廷琰(Ngo Dinh Diem)总统对国民 心怀仁慈,推行宗教平等之策,以保国家永昌。”然后他点燃了火柴。记者大卫·哈珀斯塔 姆(David Halberstam)见证了整个过程,他写道:“整个过程中,身陷烈焰的僧人纹丝 不动,也没有一声呻吟,他的静定与四周人们的悲泣形成鲜明的对比。

集中阐释的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很简单,也很实际:显然, 如果焦躁、恐惧、自我厌烦、忧郁等令人不悦的情绪是某种意义上的幻觉,我们可以通过 冥想驱散这些幻觉,或至少摆脱它们的控制,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

严格来讲,“佛教世界观”是不存在的 小乘佛教 Theravada 大乘佛教 Mahayana 佛教大概可以分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 Emptiness 即便是主流佛学思想家,也部分认可“”(emptiness)这个概念。“”是一种微妙的概 念,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来描述(其实用长篇大论来描述也同样难),但至少这层含义是可 以肯定的:我们看世界时所见的事物,并不似表面看起来那般独特、真切。 自我 Self 还有重要的佛学思想认为“自我”(就如你自己、我自己)是幻觉。从这个观点来看,你所 认为的产生想法的“你”、感受情绪的“你”、做出决定的“你”,其实并非真实的存在 无我 Not-Self 如果将上述两种佛学思想放在一起——“无我”(not-self)和”——就能得出一种非常激进 的观点:你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和它们展现出来的样子不同

我们对“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头脑中的世界)的自然观都深受误导,而且从佛教的角 度来看,对这两个世界的错误认知确实会带给人很多痛。而冥想正好能帮助我们看得更 清楚一些。

第三章 感觉何时为幻觉

那么说感觉是“真”是“假”到底是什么意思?感觉就是感觉。你感觉到的,就是你的感觉—— 真实的感觉,并非想象的感觉。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冥想使我们摆脱的那些感觉是否会带我们偏离真相 回到很久以前,回到“感觉”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遗憾的是,谁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时候 感觉”有一个怪异的特性:永远也不可能完全确认除你之外的其他人或其他事物到底有没有感觉 接近和躲避是最基本的行为决定,感觉则像自然选择的工具,用于引导生物体从自然选择 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决定

生物学家 George Romanes 所说:“快感和痛感一定是伴随着对生物体有益或 有害的过程而进化出来的主观产物,进化而来的目的或根源在于驱使生物体追寻一种,躲 避另一种。”

生物体的感觉旨在针对我们所处环境中的事物所作的评价进行编码…我都要吃甜甜圈。 但是我被告知,其实每天吃太多甜甜圈对我不好…为什么自然选择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的感觉难道不应该引导我们趋向对生物体有利的东西吗…自然选择是在特定的环境 下设计出我们的感觉的,在当时的环境中没有垃圾食品,能获取的食物中最甜的就是水果 了…很多这样的感觉被嵌入我们的血统,它们能够很好地服务我们的祖先,却不一定总 能符合我们当下的利益,在定义感觉的“真”或“假”时有这样一种方法:如果它们给我们的 感觉很好,却引导我们做出不利于自身的事情,那么它们就是“假的”感觉

一方面是响尾蛇幻觉,另一方面是甜甜圈和路怒症幻觉,二者之间存在这两点不同:

  1. 在响尾蛇的例子中,幻觉是明确的,是真的对物质世界产生了错误的感知,在那短暂 的瞬间产生了错误的信念;
  2. 在响尾蛇的例子中,你的情绪机器完全按照设计的方式运转

甜甜圈、路怒症幻觉与响尾蛇幻觉之间的第三点不同:从长远来看,响尾蛇幻觉对你很可 能是有好处的,这种幻觉能帮助你躲开可能降临的伤害…这种错觉被称作“误报”…所以 你可以说路怒是“假的”。路怒给人好的感觉,但是这种好是幻觉,因为屈从于它而导致的 行为往往是对生物体不利的。看似好像有两种不同的错误感觉——非自然的“环境错位”类和 自然的“误报”类…现实世界中,两者的分界线很模糊…“担忧自己冒犯了某人”这种感觉 本身是很自然的,与人保持良好关系,能大幅提升我们祖先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概率

“环境错位”还带来了另外一种令人不悦的产物,即痛自我意识 在进化过程中,受人喜爱、钦佩和尊重的人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基因传播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身处不自然的境地,会见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我们的人,这样 的场合就会带来一些压力 为什么自然选择会这样设计,使生物体产生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不适感 因为在狩猎—采集社会中,见识过你的某些表现的人,几乎都会再见,因此他们对你的评 价也是重要的。 我母亲以前经常说:“我们如果意识到他人很少会在心里评价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 担忧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了。”她是对的。我们假想他人会以某种方式评价我们,这种假想 往往都是幻觉

幻灯片灾难的误报”就和“响尾蛇误报”有所不同。 焦虑有时会提高效率,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心怀很多无谓的焦虑,这是有害无益的 在一次讲经时,佛陀把“当众出丑的恐惧”(6)列为“五惧”之一。这种恐惧如今仍然位列前 五,甚至,有些调查显示,当众演说是最令人畏惧的事情。

我们来回顾一下感觉可能产生误导的几个类型 1.即使在“自然”环境中,我们的感觉原本也并非为准确描述现实而存在的 2.我们并没有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这使得我们的感觉在引导现实时更不可靠 3.所有这一切的根本都是幸福的幻觉 我们由自然选择塑造,自然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基因增殖的最大化,别无他求 所有的感觉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最初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说服你遵从它们

第四章 极乐、狂喜,以及内观的更重要原因

至于思绪游荡到什么地方,它显然会去很多地方,但是研究显示,它通常是去过去或未来; 你可能会思考最近发生的事情或久远之前的深刻记忆;你或许会担忧或热切期盼即将发生 的事情;你或许会筹划如何应对迫近的危机,或幻想与旁边工位富有魅力的同事发生一段 浪漫故事。思绪游荡的时候,大脑想到的往往不是当下的直接经历。 正定冥想 Concentration Meditation 这就是所谓的“正定冥想”,专注的对象不一定是呼吸。根 据冥想传统的不同,专注的对象可以是咒语、想象中的视觉形象、反复出现的声音,或者 其他任何东西。 正定冥想有时会被称作“宁静冥想”(serenity meditation),这样说是 有道理的,因为专注(入定)会带来宁静。其实,专注带来的不只是宁静。有时,如果能 够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专注还可以带来极为强烈的极乐和狂喜的感觉。 八正道 Eightfold Path 正因为如此,正念冥想训练的初期才特别要求专注于呼吸或其他一些东西。习得了专注的 能力才能从默认模式网络中得到解放,停止平日头脑中喋喋不休的杂音。 利用正定冥想 稳定注意力,就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心中所念的事物上——通常是内心发生的事情,比如情 绪或体感,不过也可以关注外界事物,比如声音。与此同时…“正念”和“正定”是佛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虔诚追求佛道之人应追寻的“八正道”(Eightfold Path)之二道。具 体讲来,二者分别是“八正道”的第七道和第八道

我第一次在用餐时间走进餐厅时,很疑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闭着眼睛吃饭。没过多久, 我就了解了个中奥义:闭上双眼,味觉就会发挥近乎 100% 的潜力

如果要赞美冥想静修,我有责任讲一讲它的副作用。宁静的隐居生活,使你从每日的忧虑 中获得解放,但是也可能使你陷入其他的忧虑——一些日常可能会反复遭遇但不会停留太久 的个人或家庭问题。此外,比平时更接近大脑的真实运转状态,使你能够以一种全新且心 绪不宁的真诚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但是想来这些也不算什么。佛教的真谛不就是要直面 痛,不要逃避,然后才能离得乐吗?只要我保持每日冥想的习惯,遛狗的时候就更有 可能停下脚步,观察树皮

《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古代佛经《四念处经》——并没有劝诫世人活在当下 佛教中所谓的达到开悟,就是要摆脱使人受的两种并生幻觉:关乎你头脑中事情的“内 在”幻觉和关乎其他事物的“外在”幻觉。 涅槃 Nirvana 应该补充另外一种用于描述“开悟”的词语——“解放”,从痛中得到解放,或者至少从有多 层含义的“”(dukkha)中得到解放。能够描述这种状态的另一个词是“涅槃”(nirvana) 他们到底是怎样达到开悟境界的? 只消看看电影《小活佛》里开悟的场景 这也正是正念冥想的第三个优点:为你提供一条从“母体”中解放的道路。 内观 Vipassana 我所修习的正念冥想属于某一特别的冥想流派,称作“内观派”(Vipassana)。 “Vipassana”是一个古代词,指清晰的视觉,又常译作“洞见”

正念冥想是一种技巧,可以用作很多目的,最初可以用于简单的减压。但是如果在传统内 观的框架内修习正念冥想,最终目标就要宏大得多:获得洞见

洞见,而是要看清事实的本质 三法印 Dharmamudrā三法印”中有两个概念比较好理解。 无常 Impermanence 第一法印是“无常”(impermanence) 第二法印是“”(dukkha),不满足 但是第三法印无我则不同 那次静修期间,与老师的那段对话中,我的意思是,我——我的“自我”,我一直以为自己能 够控制的东西——不能很好地掌控精神世界的基本面:我所想。 如果你的目标是内观,想要做到明眼悟真,为开悟铺平道路,那么掌握“无我”的概念至关重要。

第五章 所谓的无我

20世纪泰国僧人阿姜查(Ajahn Chah)花了大力气在西方世界推广内观冥想,他以前经常 警示世人,要掌握佛教的anatta,即“无我”的概念

自我”——你的“自我”、我的“自我”——的基本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存在的。“要理解无我, 你就要冥想。”

佛教僧人化普乐·罗睺罗(Walpola Rahula)在1959年出版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书,名为 《佛陀的启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他在书中言辞激烈地探讨了这个问题: “根据佛陀的教诲,‘自我’的概念是一种虚幻的、错误的信念,在现实中并无真实对应, 由此可产生‘我’和‘我的’、私欲、渴望、贪恋、仇恨、恶意、狂妄、自负、自我主义等有 害的思想,以及其他污秽、不洁和问题。它是世间一切问题的源头,不管是个人冲突还是 国家间的战争。简而言之,世间一切的恶都可以追溯到这种错误的认识。”

从《无我相经》(Discourse on the Not-self)这个 佛陀在“无我”主题上最早的开示言论 佛陀采用的策略是通过问询到底在人类身上的何处能找到可证为“自我”的东西,以此动摇 僧人的传统自我认识 五蕴 Skandha 他梳理了所谓的“五蕴”(five“aggregates”),根据佛教哲学,“五蕴”构成了人类和人类 的体验 可以大致将“五蕴”这样分类:(1)“色身”(开示中称作“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 官;(2)基本的“感觉”;(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4)“心所”(很大的 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5)“意识”,或认识,特指 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

你认为“自我”应该具备哪些特质?他将“自我”的概念与“控制”的概念联系起来…假若色 身是我…而我们也不能发号施令说“让这色身这样”就能神奇地如愿。所以,色(人类色 身的组成)并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佛陀说,因此一定是“色身是非我”(3)。我们并非自 己的“色身”。

但我们一般无法做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感觉…所以,佛陀总结说,“感觉”“是非我”…自我’就 是某种可以受控制的东西吗?…自我’更应该是一种控制的角色,类似生命的首席执行官。 佛经认为这种“自我”是不存在的

我想到“自我”的时候,我会想到某种恒常”(persists through time)的东西 我的“自我”——在某种意义上是被保留下来的吧?这不正是沧海桑田中的不变之处吗? “五蕴”都不是恒常的。 那么否认所有并非“自我”的东西,得到解放的“他”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由谁来否认的? 如果你不存在,那么又怎么能说“五蕴”中的每一种“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如果说某样 东西不归你所有,说你不是某样东西,那么最开始就一定要先有个“你”

最深层次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人类语言还不足以描述最深层次的那个特别的存在 在终极意义上,“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传统意义上是存在的。 “你是真的。但你并非真正是真的。” “控制”和“恒常”这两种通常与“自我”相联系的特质,在构成人类的“五蕴”中都有缺失,找 不到足够的存在依据

五蕴”已穷尽了一切,这一点已经成为佛教哲学的原则 佛陀在《无我相经》中确实说过,“你”像摒弃其他四蕴一样摒弃“意识”——换言之,得到解 脱之后的“你”,与“意识”的联系并不比与其他四蕴的联系更多

他称“意识”:“得解放,而稳定;稳定,而得满足;满足,则不焦躁。不焦躁,则身临涅槃。” “意识”与“感觉”“心所”“辨识”以及“色身”纠缠在一起 “纠缠”是指意识”与其他四蕴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佛陀说,纠缠是由人们对五蕴”的“欲” 而起,人们对“五蕴”有一种执念和占有欲

“解放”的同时,你的“意识”与你通常认为属于“意识”“内容”的东西感觉、思想等)之间的 关系发生了改变。一旦你意识到这些东西是无我”的,你的“意识”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 得更像沉思,而不是纠缠,这样你的“意识”就能得到解放。而此时的“你”——在佛陀第一次 关于“无我”的开示中被描述为“得到解脱的你”——就是这个得到解放的“意识”。

反复称“意识”是“无我”的,“你”需要放弃才能得到解脱 继续心怀此前人生中已接纳的立场,认定身上某处配得上“我”这个称谓。 “在所有佛教徒眼中,认为有‘自我’,是生出难的必要条件” 摒弃“自我”的一两个部分,其关键在于将观察行为与评价行为分开。 佛陀认为,越少评价——包括你自己头脑中的内容——就越能清晰地看待它们,也就越少被误导。 哈维坚信,不管怎样,“无我”的训教“更多的是要去做,而不是去想”(12)。 佛陀所谓的“非我”仅仅是指“通常不被看作你自己的部分”或“得不到认同的部分”。这样看 来,他的意思相当于这样:“听我说,如果你的某一部分不受你的控制,并使你受,那 么为自己想想,不要再认同它了!”这种解释和他在开示快结束时给的指导完全契合,他 说,对待“五蕴”的恰当态度是“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所谓的自我”。

古代对佛经有这样的一段评论,在这段开示中,“意识”得到“解放”是指这个得到解放的人 死后不再轮回

第六章 你的首席执行官已失踪

你——体验“感觉”“辨识”,占有思想的“你”——并没有真的控制这些东西。 意识自我 The Conscious Self 心理学家们几乎一致认同:“意识自我”并非无所不能的行政当局。 事实上,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意识自我”的权力很弱…如果“意识自我”没有控制权, 那么哪部分自我有控制权呢?我们会发现,或许答案是,哪一部分都没有。

在一次实验中,实验人员向一位病人的左脑展示了一张鸡爪子的图片,向右脑展示了雪景。 随后,他向该病人大脑的两个半球展示了一系列图片,并要求他从中选出一张。病人的左 手指向了铲子,想来是因为控制左手的右脑看到了雪景,而雪是需要用铲子铲的。右手则 指向了一只鸡。加扎尼加描述了随后发生的事情:“随后我们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些物品。 他的左脑语言中枢回答说,‘哦,很简单,鸡爪子对应的是鸡’,简简单单就根据它所知的 做了解释。它看到了鸡爪子。随后,他低头看到左手指着铲子,又毫不迟疑地说,而且需 要铲子来清理鸡窝’。”(3)大脑控制语言的部分又一次清晰地解释了身体的行为,虽然那 是错误的解释,但它还是说服自己相信了这种解释的真实性。

裂脑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意识自我”有能力使自己误以为是自我在发号施令。然而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本杰明·李贝特Benjamin Libet)发起了著名的系列实验(6):受试者 “选择”某种行动时,研究人员会对他们的大脑进行监控。研究人员总结称,受试者尚未意 识到行动“决定”之前,大脑已经实施了行动。

简而言之,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始终如一、理性、有自知之明的行 动者,对你是有好处的 1980年,心理学家安东尼·格林沃尔德(Anthony Greenwald)提出“益 效”(beneffectance)这个概念(8),用它描述人类自然而然地向世界展现自我的方式—— 带来益处且对他人造成影响。自那以后,很多实验显示,人们不仅会自我美化,而且对此 深信不疑。

我们至少身处两种幻觉中。一种是关乎“意识自我”的本质,我们以为自己对事物的掌控力 比实际情况要强。另一种幻觉关乎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即我们的能力和品德。你可以将 这两种错觉称作“关于自我的幻觉”。

那么我们的行为由什么来引导呢?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呢? 认为思维是“模块化”的(modular)。这样 模块可以评估境况并做出反应,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你的行为。而且,模块之间的 大多数互动是你意识不到的。

  1. 模块并非一些物理隔间
  2. 不同的模块不同于一把瑞士军刀的不同刀片,也不同于智能手机的不同应用程序。我
  3. 模块不同于一家公司组织机构中的各个部门

第七章 控制人生的大脑模块

认识到自己有“时际效用函数”(intertemporal utility function)。这不是一种诊断, “时际效用函数”并非疾病,所有人都有。它是一种函数,粗略来讲,是用来描述你延迟满 足感的意愿的——放弃某种喜欢的东西,以便之后获得更多此类东西的意愿。

这种现象又被称作“时间贴现”(time discounting) 有时在通常被认为是恒常的方面,我们也会发生改变。 最接近“自我”的应该是决定何种环境下由何种模块负责的算法 充分的理由证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能够获取资源(比如食物)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有利于吸引异性

或许是因为女性在场使得异性恋男性的大脑出现波动,促使他们通过分享大胆的未来财富 计划来赢得女性的赞叹,从而使他们忽视了计划是否实际,或者这种劲头能够持续多久。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男性的“意识自我”似乎对这种策略逻辑毫不知情

佛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在这一点上交汇: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 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如 果它们是通过感觉掌控局势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就可以改变局势。据我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正念冥想。

第八章 想法如何自我思考

而禅宗有时会沉思神秘的心印(koan)。 当你的思绪在游荡时,感觉就好像,嗯,好像你的思绪在漫步——就好像它在模块之间散步, 挑选着,沉迷到某个模块里一段时间,然后离开,走向下一个模块

思绪从一个模块游荡”到另外一个模块时,其实是第二个模块掌控了足够的力量,从第一 个模块手中夺走了意识的控制权。

坚持大脑模块化模型的心理学家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2)如果你参加了一次内观冥想静修,渐渐能更好地专注于呼吸,你就很可能逐渐倾向于 第二种假设:越来越觉得思绪似乎并非在自己的领地中游荡,而是被入侵者劫持了。

两种情况下你都可以认识到,想法并非源自“你”,不是来自你的“意识自我”。所以 模块化模型对内观冥想的验证还不止于此 但是18世纪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持有不同的观点:“好奇心带来的满足 感,更多的是来自从不安中解放,而不是获取的快乐;无知带来的痛要重于受教带来的 喜悦。”

第九章 “自我”控制

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写到,人类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1) 但是休谟所谓的“激情”有不同的含义,他所说的激情从广义上讲是指感觉。他的意思是说, 尽管理性在人类动机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做决定的永远都不是理性

大脑的权衡过程是通过矛盾的感觉互相竞争实现的。就 柏拉图打过一个比方,说理性的自我就像马车夫,他控制的不羁的感情就像马 研究显示,诱惑越强大,试图抗拒诱惑的人的前额叶就越活跃。 感觉中嵌入的价值体系——自然选择认为的何为好、何为坏,认为的我们该追求什么、该躲 避什么——大体上还是占据主导的价值体系。

人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食物和性的获取都取决于对社会环境的掌控,比如建立联盟和受到尊重等 自然选择是这些感觉和想法的生物学体现,也是那些原始价值观的生物学体现,前者无非 是后者的直接延续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是这样描述前额叶的一个特殊区域—— 背外侧前额叶——的:“背外侧前额叶控制抽象推理,与多巴胺系统紧密关联,而多巴胺系 统负责赋予物体和行动价值。从神经科学和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理性系统并非独立 的逻辑机器。它们是用于筛选有益行为的古老哺乳动物系统的产物——富于进取心的哺乳动 物的认知假体。”

我们越多思量理性和感觉之间的关系,就越难理性地控制自身行为。首先 高中橄榄球教练对此有自己的一套比喻。他们说,自律就像肌肉。如果你用,它就变强; 如果你不用,它就变弱。

换言之,为什么早期的成功自律会带来更多的成功,而早期的失败则会带来更多的失败 重点在于,自然选择这样设计模块化的大脑是有道理的——获胜”的模块在做审判时会有更 多的力量。要注意,审判的结果有时会以感官满足的形式体现

用这种方式描述自控问题有两个优点——一个模块变得越来越强,而不是某种所谓“自律”的 全能“肌肉”变得越来越弱 模块化的角度思考自律问题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强化自律 肌肉为目标,与以弱化某个占据主导权的模块为目标,是不同的。

前一种方法,主要在于抑制诱惑 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向我介绍的 布鲁尔说,基本思路就是不要抑制欲望 不要试图把这种想法从大脑中赶走。相反,要遵从用于克服其他恼人情绪——焦虑、憎恨、 忧郁、仇恨——的正念技巧。你只需平静地(或者根据情况,尽可能平静地)审视这种感觉。 身体的哪一部分感受到了这种欲望

这样审视的时间越长,那种欲望就越不像你的一部分,你利用了正念冥想的基本矛盾:从 足够近的角度观察感觉,能使你与这种感觉保持临界距离。感觉对你的控制放松了,如果 放松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不再属于你。

一个缩写词可以描述这种技巧:RAIN。(11)首先,你辨识Recognize)出感觉。然后,你 接受(Accept)这种感觉(而不是尝试驱散它)。之后,你审视(Investigate)这种感 觉及其与你身体的关系。最后,N代表不认同(Nonidentification),或者说是不执 (Nonattachment)。以此为结尾很好,因为不执于事是佛陀给我们开出的万能药方,以 帮助我们摆脱恼。

第十章 存在与内涵

无相 The Formless 这个表观有形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如《三摩地王经》中所说:“如焰寻香城,如幻事如 梦。”或者如《心经》(Heart Sutra)中简明扼要的名句所说:“色即是(2)。”

我们在理解外部世界时,并非在真正地理解这个世界,而是在“构建”一个世界,这样说不 会有太多的争议。毕竟,我们与世界的直接接触并不太多,我们看到、闻到和听到的东西 都和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大脑的推论都是根据间接的证据而来——从马路对面面 包店里飘来的气味分子,喷气式飞机的声波,还有树木上反射的光粒子。

世界是三维的,但我们是通过二维数据观察这个世界的:投射在我们眼球表面的光点 严格来讲,这是一个构建的过程。知觉不是一种消极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一 种持续构建世界模型的过程。这也是不同的人在罗夏墨迹试验(Rorschach tests)中看 到抽象的墨渍时会看到不同事物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大脑会尝试将最模糊的模型转化成某 种有意义的东西。我们喜欢编造故事,论述事物的真实面目,阐释其深层的意义。

是佛教学者广泛接受的:并非万物缺席,而是本质缺席。要理解“”的概念,我们在觉察 感观数据时就要摒弃惯常的做法:建立一套理论,分析数据的核心是什么,然后将这套理 论压缩到一种本质感中。

她澄清了我的疑问,说“无相”并非意味着物质世界不存在,也不是否认物质世界有其构架 我问:“所以说这个概念就是指一切关于世界的意义都是我们强加上去的?”她应道:“正是。”

第十一章 “”积极的一面

弗雷德患了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症状就包括认定某人——通常是亲人, 有时是密友——是个冒名顶替的骗子

本质”是佛教中“”这个概念的核心 “”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存在,但 是它们缺少一种叫作“本质”的特质

人们甚至会在并不“特殊”的事物上注入布鲁姆所谓的充满情感的“本质”。(4) 布鲁姆在《愉悦感如何起作用》(How Pleasure Works)一书中写到,这样一件物品之所 以特别,“是因为它的历史,或是因为与令人崇敬的人、重大的事件相关,或是因为与某 个对个人重要的人有关。这种历史是无形的,是触摸不到的,大多数时候,没有任何检测 手段可以区分这件特别的物品和与它一模一样的物品。但是,这件物品就能给我们愉悦感, 但是复制品引不起我们的任何兴趣”。

1980年,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提出一种在当时很古怪的理论,他 写道:“日常生活中,感知和认知极少不包含热烈或温和的重要情感要素。我们看到房子 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所房子’,而是看到了‘一所漂亮的房子’‘一所丑陋的房子’或‘一所 浮夸的房子’。我们读的关于态度转变、认知失调或除草剂的文章也不仅仅是一篇文章。 我们读了一篇关于态度转变的‘激动人心的’文章、一篇关于认知失调的重要’文章,或是 一篇关于除草剂的‘微不足道’的文章。”

伊翁茨隐含地将对事物的感觉和对事物的评价画上了等号。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个等 式是正确的(在第三章中有阐释),即从功用上来讲,感觉就是评价

对于像人类一样复杂的物种,有时很难说清楚到底哪些事物是与进化论利益相关的。比如说 大脑中负责给事物分配感觉的机器,原本是设计来实现基因传播最大化的。如今这种设计 已经不再可靠,这也恰是人类面临的诸多窘境之一。

我们再来看看罗德尼的两个核心观点:(1)理解了“无相”或“”,对事物的认识会比平 时的观点更真实;(2)从事物的“本相”来看,我们平常对这些事物的反应并不恰当。

也是布鲁姆的主要论点:我们讲述的关于事物的故事,以及我们信念中对事物历史和本性 的认识,会塑造我们面对事物时的体验,因而也会塑造我们对其本质的感受

我们的快感由本质感塑造,因而也受我们讲述的故事和秉持的信念影响,由此,布鲁姆认 为,我们的快感在某种意义上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奥:“快感总是有深度的。”他曾这样写道。

你说得对。”他说。但他紧接着补充道:“但也不是说神经末梢坏死了……绿茶还是绿茶的味 道,红酒喝起来还是红酒。这些感觉都不会丧失。你丢失的只不过是对这种感觉的延伸: 这是一杯极好的红酒——年份很好。

他回答说:“但这是一种更清晰的感知。如果我尝了一杯红酒,然后想要取悦某位爱好红 酒的餐厅评论家或朋友,那么我就可能需要一个故事,故事中应该说明我对这杯红酒的预 期和酒的味道,这样就真的蒙蔽了我清晰、简单的感知……因此,抛开这种想法,抛开这种 掺杂了情感的想法,我才更有可能直接感知其中的真实滋味。”

或许这样有助于解释韦伯所谓的“”其实是“满”:有时看不见本质反而使你体会到事物的丰富性。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一杯极好的红酒或属于约翰·肯尼迪的卷尺——故事被放大了,喧嚣的 故事已经盖过了内在体验

第十二章 没有杂草的世界

归因”一词意指某人行为是倾向于“性格”因素——换言之,就是某人是个怎样的人——还是“情 境”因素,比如他们是否恰好要演讲迟到了。“错误”一词意指这些归因经常是错的,我们 倾向于低估情境的影响,高估性格的影响。换言之,我们偏向了事物本质的影响。

自然选择植入我们大脑的道德设备中,有一块就是正义感——一种本能,认为善事应该得到 奖赏,恶行应该受到惩罚

有一种冥想技巧,专门用于模糊这种界限。这种技巧被称作慈心冥想”(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13世纪苏菲派诗人鲁米(Rumi)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你的任务不是寻找爱,而是寻找内心 对爱设下的藩篱。”

是的,如果你冥想得特别特别久,对子女的爱的真实量级确实有可能降低一些。”这样的 情形真的很糟糕吗? 如果冥想并没有引导你重新公平分配同情心,而是使你变得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的幸福漠 然无视,那该怎么办? 原因之一在于,虽然冥想与成为更好的人之间的联系并非完全自动的,但是洞察生物的本 质,包括对“”的理解,确实能够带来道德洞见,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第十五章中详述。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冥想可以用于培养美德,抑制不那么值得赞扬的倾向。尽管我已经承 认自己不喜欢慈心禅,但我并没有放弃,也鼓励大家都去尝试。

第十三章 喜欢、惊叹,万物归一(或为

所谓核心体验,并不是说这种体验是最根本或最重要的,而是在佛教哲学中占据着中心位 置:“无我”和“”这两个佛学根本的、听起来疯狂但却有实证论据的概念,正是在这里交 汇在一起。这是一种归于一统的宏大冥想体验。

伟大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写道:“个人所谓的‘我’和‘我的’, 二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就此他观察到:“我们的近亲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 我们的妻子和儿女都如我们的骨肉。他们死去时,我们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似乎只体现出一种价值取向:通过代代相传,成功传递遗传物质 科学家发现,将一只害羞、焦虑的老鼠的肠内细菌替换成一只开朗老鼠的肠内细菌,就能 使这只老鼠变得开朗 患有镜反射触觉联觉(mirror-touch synesthesia)的人会与身边的人几乎有同样的感觉。 如果谈论皮肤之内的“你”越不合情理,那么似乎谈论“你”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延续性也就越 不合情理。如果你从传统佛教的角度来看,谈论皮肤之内的“你”从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认为“你”与外部世界之间有延续性的想法似乎也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你并非简单地消失了或成为虚,而是会以某种奇怪的方式发现万物 皆一物,你真的看到了,真的以这种方式感知到了。这是神秘主义的陈词滥调,但却是能 够感知到的:你能深刻地感受到万物皆一物。而且奇怪的是,不知为何这种事物恰在你的 心里。”

如果你去探究秉持“”这种教义的佛教哲学家的逻辑,就会发现它与一种常常翻译作“缘 起”(interdependent co-arising)的佛教理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词的大概意思是 指,一些看似可以独立于其他事物存在的事物,其存在和特性其实是依赖其他事物的。树 木需要阳光和水,而且受它们所接触事物的影响,不断发生改变

换言之,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备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 事物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由此形成“”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

印度教思想里,特别是在不二论吠檀多(Advaita Vedanta)学派的印度教思想里,个体 自我或灵魂只不过是所谓的宇宙灵魂的一部分。用印度教的术语来表述是这样的:atman (自我或灵魂)是rahman(梵,宇宙灵魂)的一部分。现在如果说atman(自我)是某种 事物,不管是brahman(梵)也好,是别的也罢,就是说tman(自我)从一开始就是存在 的。而佛教的诞生,佛教之所以能在印度教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主要根基便是对 atman(自我)存在的否定。

阿巴哈瑞在著作《分析佛教》(Analytical Buddhism)一书中提出一个论点,带我们回 到佛陀开悟之后的第一次开示——著名的鹿野苑讲经(Sermon at Deer Park)。佛陀在这 里提出了“四圣谛”,解释了“”(dukkha)的源头和治疗方法。他说“”的基本源头是贪 爱(tanha)。“贪爱”这个词经常被翻译作“渴望”或“渴求”,有时被翻译作“欲望”。换一 种更恰当的说法就是问题在于不可抑制的贪爱,实现愿望之后,我们总会感到不满足,渴 求更多同样的或新的东西。

贪爱”毫无疑问与自我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因此,克服贪爱便可与无我体验相联系。她 毕竟如果你渴求热巧克力之类的某种事物,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与巧克力之间的距离, 这也就意味着你有一种自我界限的观念

贪爱的设计是为了使我们保护自己,也就是说,使我们每个人保护包含基因的载体。而这个 贪爱和自我意识之间的联系,很好地构架了一种在佛经中反复出现的戒律。该戒律警示人 们要避开raga、dvesha和moha“三种毒药”。这三个词通常翻译作“贪婪”“憎恨”和“幻觉”。

第十四章 内心的自由与觉醒

涅槃”这个概念在佛教思想中占据特别的地位——不仅是因为涅槃代表了佛教修行的顶点, 也不仅是因为它代表了最美好的想象间,而且因为它跨越了佛教的两面

古经文译本中,“涅槃”经常被翻译作“无为法”(the nconditioned 从一般意义上讲,缘起代表的就是因果关系的基本思想:由某种因,造成某种果;由其他 的因,造成其他的果

人类的大脑是自然选择设计的机器,对感官输入冲击的反应差不多是反射性的。从某种意 义上讲,大脑的设计就是要它受输入信息的控制。而控制这台机器的关键就是伴随输入信 息产生的感觉

当然,我所见的世界也有了一种新的气质。我不再像平时那样过分专注于自我,而是在周 围的人和事中得到了新的快乐。我更开放,突然变得愿意和陌生人交流。世界焕然一新, 变得充满生气。

无我”的概念:我们所谓的“自我”与其周围的环境有持续的因果循环,无处不在受外部世 界的影响,由此就引出对自我界限(以及自我核心)到底有多坚实的怀疑

人们说正念冥想关乎“触及你的情感”和“不要做判断”。这样说确实也没有错。正念冥想可 以助力你以前所未有的全新感知方式体验愤怒、爱、忧伤和喜悦等情感,看到它们的质地, 甚至感觉到它们的质地

你做这些并不是为了抛弃自己的理性能力,而是为了发挥这种能力:现在你就可以对感觉 做理性分析,从而明智地决断哪些感觉是好的指路明灯

第十五章 真相的抵达

我所谓的“看到真相”是指“看到”真相——通过体验,真正理解真相。像“自我不存在”之类的 结论,是通过理性分析得出的

”的概念,大体来讲就是指事物没有本质。的意思就是看透事物的本质、去掉形容词 只保留最其本的概念以及正向和负相的关系

即从进化论目的的视角来看,感觉是对环境中事物的隐含判断,判断它们对生物体有利还 是有害,根据这些判断,决定哪些行为(接近、躲避、尖叫或奉承)对生物体是有用的。

本质的感知正是这样运转的:它给判断裹上感觉的外衣,塞进我的大脑,而那些感觉本身 很细微,或者太普通,经常会逃过直觉的辨识

假设你的目标并非尽可能活得更久,而是获得最清晰的远景,假设你想从某个不局限于特 定物种的视角观察地球上的生命和普世的现实,假设你想从某种更客观、更超常、更普世 的“真实”的视角来观察它,那么你看蛇的时候就不能怀有任一物种的情感偏见——不能心怀 人类天生的恐惧、厌恶和反感,也不能心怀蛇的情人天生的强烈欲望。你看一片沼泽时既 不能从人的角度出发,也不能从蚊子的角度出发。你观察现实时,任何为了将基因传递给 下一代而进化出的人类或其他物种的感觉,都不能左右你。你要像爱因斯坦一样,得到无 源之见。

第十六章 发现世界原本之美

我为什么还要冥想?我

  1. 体会真相的时刻
  2. 体会重要真相的时刻
  3. 清明的智慧。如果我在早上冥想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听着组成冰箱嗡嗡声的三种声音, 或者观察着自己的呼吸或感觉,这说明我的大脑是平静的——并不只是因为如果我的大 脑不平静,我就不能清晰地看到这些事物,还因为专注于清晰地看事物有助于大脑的 平静。
  4. 体会道德真相的时刻
  5. 及时的干预。如果下午5:00或6:00,我感到一些不安、愤懑、沮丧,或别的不希望出 现的感觉,我就可以坐到冥想垫上,审视这种感觉,最终情况往往都会好转。

或许最好的解释是开悟和解放二者互相强化:你从痛中解放出来的事情做得越多,看事 物就越清明;你看事物越清明,就越容易从痛中解放出来,这也将使你获得更清明的远 见。

三个方面的一致性——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真相和幸福的一致性——充分体现在一个词中:达 摩。“达摩”这个古代词语,语义丰富且居于佛法修习的核心地位,最常见的定义是“佛陀 的教法”。

保持一致性的还有第三个方面:我们的福祉 佛教教义还提出了第二种关于不可见的秩序的假设。还记得吧,佛教的一项基本前提就是, 看到形而上的真相——看到事物内在和外在的本相,由此也看到内外两面的连续性——在某种 意义上等同于看到道德真相,在道德上将我们的福祉与他人的福祉等量齐观

认为通向开悟的道路要经过很多步才能实现。事实上,我认为,从长远来看,需要有一场 人类意识的革命。我不确定该怎么命名这场革命——或许叫“元认知革命”(Metacognitive Revolution)吧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说,洞见冥想给你的生命带来的任何幸福增量都是特别值得为之努力 的:因为,这些是可靠的幸福增量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很多令人不喜欢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中,如佛陀所说,如果我们秉持 自然的观察方式和存在方式,就会给自己带来痛,给他人造成痛。我现在理解,因为 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由自然选择创造,所以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附 录

但是我认为,所有这些真相都有坚实的现代科学为确证,包括现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特 别是进化心理学,即重点关注了自然选择如何塑造人类思维的研究。

下面列出一些佛学“真相”:

  1. 人类经常无法看清世界,这导致了他们痛,也给身边他人带来痛。对世界的这种 误解,代价很高,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佛学文本中也有多种不同的描述。
  2. 人类更倾向于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持久的满足感,而不是着眼于事实,这一点早 已广为人知。这种错觉,以及由此出现的不断渴求的思维,从自然选择的角度讲是合 理的(参见第一章),但这绝不是终生快乐的真正秘方。
  3. ”(Dukkha)是生命的一部分,在平凡人生中不断重复。如果按惯常翻译,将dukkha 简单纯粹地翻译成“”,可能还不太容易引起共鸣,相比之下,将其理解为很大程度 上的“不满足”就更可信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经由自然选择的筛选,对环境本 能的反应就是要将事物变得“更好”(以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这也就意味着,在某 种程度上,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搜寻令其不快、不舒服和不满足的东西。由于“不满足” 从字义上讲就包含了些许,所以想象“”带来不满足,反而更令人相信人生中作为 的“”无处不在。
  4. 四谛”(Four Noble Truths)中辨识“”的本源——贪爱(tanha),译作“渴爱”或“渴 望”或“欲望”——从进化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你或许会说tanha正是自然选择嵌入动物思 维的,使其不能对任何事物保持长久的满足感(参见第一章)。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 诠释“贪爱”,它不仅是追求并占有令人愉悦事物的欲望,还是逃避令人厌恶事物的欲 望,这样看来,说“贪爱”是痛的源头就更合理了(参见第十三章)。显然,如果将 与厌恶情感相联系的痛抛开,痛就会减少很多。
  5. 我们不一定要被造成“”的两种基本情感——“贪爱”的两面,对事物的执着渴求和厌恶——所 困。通过正念冥想等方法能够放松它们的束缚。彻底、永久的解放——旧时所谓的“涅 槃”——到底能否实现,人们莫衷一是,但是毫无疑问,生命因冥想实践而发生转变。需 要强调的是,不被渴求或厌恶的情感所束缚,并不是说要情感麻木,也可以是培养出 与情感的不同联系,可以更有选择性地决定倾向哪种情感。其实这种修正后的联系可 以突出某些情感,比如惊奇、怜悯和美感。
  6. 想法和情感都认作“我们的”,是我们的一部分,但事实上这种关联是随机的。认识到 这种关联的随机性,学着通过冥想减少这种关联,可以减少痛。理解为什么自然选 择在人类头脑中嵌入各种感觉(参见第三章),有助于证实不应盲从感觉指引这个观 点,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接受哪一种感觉的引导。要培养这种决断能力,就要严格遵从 佛教著名的“无我”思想的务实呈现,即佛陀开悟之后第二次讲经对“无我”理念的阐释。
  7. 关于佛陀第二次开示——称“自我”本不存在——更详尽且更通俗的解读,在各种各样的佛 经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最常见的一种解读——没有所谓的作为首席执行官的“自我”, 没有“行为的行为者”,也没有“思想的思考者”——能够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有力佐证。现 代心理学显示,意识中的自我对我们行为的掌控比看起来要弱得多。有许多心理学家, 尤其是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具有“模块”模型,这与“没有首席执行官自我”的观点 恰好吻合。这种模型有助于解释资深冥想者的一种普遍理解:“想法自我思考”。总之, 我所谓的“内在”无我体验——这种体验会使你怀疑对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的“所有权”,使 你开始怀疑平时认为控制所有这一切的首席执行官的“你”到底存不存在——既有实验心 理学的佐证,也符合自然选择是如何塑造大脑的流行观点。
  8. 束缚本来就是幻觉——并不像“内在”无我体验一样有坚实的实验和理论实证。事实上, 我想说,总体上讲,外在体验不像内在体验一样容易得到证明,因为外在体验更像形 而上学(从主流哲学中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讲,而不是有其他特异的含义)而不是心理 状态。与此同时,从进化生物学角度思考,自我的界限有其随意性,因而,感觉到自 我的界限变得模糊,和我们平时感觉到自我界限一样,并没有更不准确。
  9. 抛开一般认知中“自我”的形而上学和其他方面的有效性,还有一点道德有效性的问题。 特别是对自我界限的意识变得模糊(或许会与“内在”无我体验相结合,降低了自私冲 动的认同感),使得“我的”利益不再明显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这样状态下的人是否 更接近道德真相?我认为,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是支持这种认知的。
  10. 从佛法的性角度来看,我们直觉地感知到物体和生物具有“本质”,这其实是一种幻 觉。具体来讲,这种幻觉是由自然选择植入人体的,它从达尔文主义对机体有利的角 度辨识事物的重要意义。(参见第十、第十一章。达尔文主义相比传统佛教,对性 思想的支持角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可以相容。)在事物上看到本质并不一定会使 我们遭受痛,也不一定会给他人带来痛,但是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特别是从 “本质主义”角度看他人和其他群体,可能会引导我们乐见或造成他人的痛(参见第 十二章)。因此要认识到“本质”其实是一种感性构架,并非现实,有其价值,结合冥 想实践抑制本质感”,或是有选择地接纳,效果更佳。宣称摒弃了本质感的资深冥想 者,即宣称全面理解了“”或“无相”的人,普遍看起来都很快乐,而且依我有限的经 历,他们都是仁爱之人。
  11. 不仅会导致我们自身的痛,还会引发恶行,造成他人无谓的痛。或者换一种积极 的表述:看清世界,不仅能使我们更快乐,而且能使我们更道德。这并非必然的因果。 有些优秀的冥想者(显然)很快乐,但是,(明显)是大恶之人。尽管如此,在使我 们遭受痛的心理动力和使我们恶意对待他人的心理动力之间,依然存在着足够的紧 密联系,因此佛学教我们减轻或终结痛的方法往往不仅能使我们更快乐,还能使我 们变成更好的人。这种道德上的进步不能得到保证,这是冥想教导通常与佛学中特别 强调的道德指引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12. 条件作用”可以大概翻译成“因”。正念冥想使我们能更多地留意造成个人行为的事物——留 意感知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内在状态,某些内在状态又是如何影响其他内在状态以及行 为的。冥想还会留意到情感在这个影响链中承担的关键角色——这个角色是由自然选择 塑造的,似乎把情感设计成大脑程序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冥想实践不仅使我们留意 到这些影响链,而且给我们力量,干预并改变这些影响链。从很大程度上讲,这就是 佛学所谓的解放:切实地逃脱束缚着我们而且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的影响链。